韩非子曾经说过:“贪婪好利,是导致国家灭亡和个人丧命的根本原因。”
这指的是萨达姆。
萨达姆总是喜欢扩张领土,占领科威特后他还不满足,继续想扩大地盘。要是美国不干预,他下一步可能就要对准沙特阿拉伯了。
1990年8月5日下午2点半,美国国防部长切尼戴维营乘专机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一下飞机,他就把厚厚的卫星照片递给沙特国王法赫德,法赫德看到后,浑身起鸡皮疙瘩。
在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到伊拉克军队正在向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的边境以及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边境移动。就在前一天,萨达姆宣布会从科威特撤军,这让很多阿拉伯国家相信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看来萨达姆把他们都给骗了。
法赫德听了,顿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时,切尼开口说:“沙特根本挡不住伊拉克的军队。” 最后,法赫德下了决心:“我们决定让美国军队来沙特。”
两天之后,老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沙漠盾牌”计划。同一天,大约2300名来自第82空降师的士兵抵达沙特阿拉伯。另外,48架F-15战斗机也作为首批空军力量飞往沙特。
萨达姆的反应
与两伊战争前相比,现在的萨达姆面临着非常不利的舆论环境。
中东国家对萨达姆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强烈谴责萨达姆,要求他必须撤军。除海湾国家外,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家也大多持这一观点。另一种是谴责萨达姆的同时,要求美国不要插手,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家就是这种态度。
有没有人支持萨达姆呢?
确实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也门。也门长期以来受到沙特的影响,常常被沙特压制,所以也门人希望看到沙特被人教训一顿,哪怕那个教训他们的人是萨达姆也成。
卡大佐虽然不喜欢萨达姆,但他更不喜欢美国。
卡大佐总是把自己看作是“阿拉伯民族团结的领袖”,他坚持的原则是“阿拉伯人不应该互相争斗,即使真的发生了,美国人也不应该干涉”。
1990年8月10日,阿拉伯国家在开罗举行了一次特别峰会,主要讨论海湾地区的局势。会议中,伊拉克的代表穿着军装,始终没有放下手上的枪,整个会场弥漫着即将爆发战争的紧张气氛。
当各国因为“伊拉克占领科威特”的问题争论不休时,萨达姆利用巴格达的广播,把自己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他说道:
萨达姆在演讲方面确实很有天赋,他的言语极具感染力,让不少反对侵略的阿拉伯人开始犹豫,他们开始质疑:我们是不是应该支持美国?萨达姆真的那么坏吗?
萨达姆接着做了件让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他给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写信,表示伊拉克愿意和伊朗彻底和解,包括放弃对阿拉伯河的主权要求。
过去的深仇大恨仿佛在这一瞬间变得微不足道了。
萨达姆明白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次要问题。
俗话说“英雄能屈能伸”,当前最重要的是避免多线作战。他相信伊朗不会与美国联手对付自己。而且,如果能将科威特的几个港口收入手中,伊拉克还用得着阿拉伯河吗?
在8月12日之后不久,萨达姆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来解决海湾的问题。
这话每一句都在跟美国较劲。
美国明白需要对萨达姆施加一些军事压力,让他不再放肆。
在科威特危机的四天里,老布什给12位外国领导打了23通电话,有时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打一次。他这样做是为了组建一个广泛的“反伊联盟”,让萨达姆变得孤立无援,同时也表明自己的行动是正当的。在沙特表示愿意让多国部队进入海湾之后,陆续有四十多万兵力进驻海湾地区。
萨达姆明白自己和美国在武器上的差距很大,所以他想在美军动手之前,让美国人害怕动手。
于是,他那小聪明的脑袋又开始打起坏主意来了。
现在他的桌子上摆满了从罗斯福到里根执政期间的人质事件资料,时间跨度有半个世纪。其中最让人痛心的要数“伊朗门”事件,这件事成了美国人心里长久的伤痕。
很快,一个不好的计划出现了——
他把成千上万来自西方国家的人扣留在科威特和伊拉克,把他们关押在多国联军可能轰炸的重要地点。这些人中有大约3000名美国人、4500名英国人和560名法国人。
很明显,萨达姆把他们当作保护自己的“人质”,一旦开战,这些人很可能成为首批受害者。
萨达姆认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谈论道德是没有意义的。
但萨达姆很会“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他宣布让人质中的妇女和儿童离开伊拉克。这张牌打得非常巧妙,因为这非常符合西方人的价值观。
一时之间,各国对伊拉克的严厉批评都缓和了许多。
与此同时,萨达姆还加强了与伊朗的联系。
霍梅尼已经去世,现在领导伊朗的是哈梅内伊。他被萨达姆所说的“圣战”打动,开始支持萨达姆,并且还考虑如何向萨达姆提供食品和药品援助。
当全球舆论开始转向时,以色列也“助攻”了伊拉克一把。
10月8日,以色列军警在耶路撒冷杀害了21名巴勒斯坦人,导致了“圣殿山惨案”。
这对萨达姆来说是一个好机会,他作为一位阿拉伯领袖,呼吁以色列迅速撤离占领的土地,否则他将对以色列采取行动。
萨达姆的意思是,巴勒斯坦问题会跟科威特的危机一起处理。
就这样,在整个10月份,舆论风向开始偏向萨达姆,英国、法国和苏联都派了代表来与萨达姆谈判解决人质问题。而萨达姆都一概而应,把人质一一释放。
据萨达姆所说,解决海湾危机的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冲突等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他愿意与中东其他国家共同开会讨论解决科威特的问题。
这事儿咱们听听就好,毕竟大家都明白,这些问题短时间根本解决不了,萨达姆就是硬赖着不走。
关闭和平的大门
整个十月,萨达姆一直在接见各国领导人,玩了一个月的虚招。
这下子让老布什对通过谈判解决海湾危机有了信心,他高兴地说:“从和平解决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经济制裁正在发挥作用,真是令人鼓舞。”
然而,到了10月底,萨达姆还是没有撤军的意思。
现在美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召集了许多国家组建了一个“反伊拉克联盟”,从八月到十月,这个联盟虽然没有真正开火,但只是展示了一些实力。联合国除了实施经济制裁外,还增加了对伊拉克的空中封锁,但仍未批准直接军事打击。
每天拖下去,几十万人吃饭、喝水、上厕所、睡觉这些都需要很多钱。现在大家开始同情萨达姆,万一哪天沙特等国家不许美国人驻军了怎么办?
不能再拖延了。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贝克对萨达姆提出了严厉警告,他说:“全世界的耐心是有限的。”
他还强调:“一旦使用化学武器或生物武器,必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后果。”
10月3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启动了一个为期10个月的两栖作战演习,为可能在科威特进行的海上登陆做准备。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议会表示,西方国家有权对伊拉克采取行动。
萨达姆这时候明白,再争论也没用了。他把所有的军事助手叫到一起开会,讨论如何防御科威特的城市。在会上,他说他已经把800枚可以装化学武器的“飞毛腿”导弹都布置好了,还动员了50万预备役军人和500万民兵,号召大家齐心协力,誓与美国人战斗到最后。
因为之前的名声不好,美国这次非常重视,希望赢得一个正当的理由。
美国的国务卿贝克为了这个目标,开始了忙碌的外交行程。在短短的10周时间里,他跑遍了世界各地,行程超过了16万公里。他见了多个国家的外长和领导人,总共进行了超过200次的会面,一心一意地推广美国的方案,争取各国的支持。
在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一次会议,提出了一个编号为678的决议草案,旨在授权采取必要措施来执行关于科威特问题的相关决议。这个决议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支持,只有古巴和也门表示反对,东帝汶选择弃权,最终以12票的优势获得通过。
这就意味着美国可以放手跟伊拉克打一场了。
萨达姆为了改善自己的外交形象,下令释放了所有被扣押的侨民人质。
1991年1月1日,老布什指示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正式的总统战争命令。
一周之后,美国当时的国务卿贝克与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瑞士日内瓦进行了最后一次正式会谈。然而,双方各执一词,根本听不进对方的意见,经过了6个半小时的讨论,依然没有达成任何一致意见。
贝克提议暂停会议,阿齐兹点头同意了。
贝克站起来的时候,把一封写着老布什给萨达姆的信交给了阿齐兹。
阿齐兹看完信后还给了贝克,并说:“这封信里的措辞不适合两国领导人的交流,违背了国家间通信的规矩。”
贝克问道:“你真的不想带着这封信走吗?”
阿齐兹说:“没错。”
谈判最终没能成功,萨达姆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还是没能达成目的。
他清楚这次要对抗的是地球上最厉害的对手,肯定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他的手下们激动地为他加油,喊道:“我们愿意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为了萨达姆不惜牺牲!”
然而他没想到,伊拉克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比人类和三体人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浙江股票配资平台,怎么加杠杆买股票,郑州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